(原刊于直新闻官方公众号,“中法双方要坚定战略自主 寻找合作最大公约数”,2024年2月20日,https://mp.weixin.qq.com/s/WiYK-dQ8bQbchjUuuIb12A;作者: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直新闻: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报告主题为“多输”,释放了什么信号?中欧合作能否避免“多输”?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外交部长首次出访欧洲,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后,还访问西班牙和法国两个老欧洲国家,恰逢中法和中西建交六十和五十周年,中欧关系是今年中欧外交的重头戏。对于中欧关系,中方已经给出了非常高的定位,那就是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这也代表了中欧关系的三个重要的维度。作为两大力量,中欧是全球重要的地缘力量,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的矛盾和冲突,而是面临着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挑战。从地缘政治逻辑来看,欧洲处于大西洋体系之中,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一系列挑战可以说是大西洋体系内部矛盾的积聚和爆发。
中方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立场,如同王毅外长所强调的,中俄之间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是两个相邻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中国处于亚太国际体系之中,19世纪中期以来的亚太国际关系发展不同于欧洲和大西洋,尤其是在20世纪中后期,亚太地区进入和平与发展的阶段,虽然有各种热点问题,但是亚太地区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与稳定。
欧洲现在面临地缘政治的挑战,期待中方发挥作用,是可以理解的,同时,欧洲也要理解中国的地缘政治的战略逻辑,在相互交流中,寻找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中欧是两大市场,欧洲是发达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的重心是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但这并不代表欧洲和美国的衰落,实际上,欧洲与亚太,以及美国太平洋沿岸都在发展。
中国是欧洲在亚太地区重要的合作伙伴。去年,欧盟领导人以“去风险”的说法代替了“脱钩”,但是,“去风险”依然有“脱钩”的动作,也造成了“去中国化”的负面影响。作为两大市场,中欧的高水平合作是彼此保持开放的关键,也是维持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中国领导人强调,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在全球技术和产业大变革之下,中欧合作不仅可以成就彼此,也能够平衡世界市场。作为两大文明,中欧其实是欧亚大陆的两大文明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欧两大文明之间不仅有互动,也有错位与变奏,对于欧亚大陆的整体发展和演变来说,中欧承担着历史性责任。在全球文明视野之下,或许才能从长时段看待当下的形势,摆脱狭隘思维的束缚,找到双赢和多赢之道。
直新闻:今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中法关系保持了高水平,中法关系也是中欧关系的重要支柱,您怎么看中法关系的战略角色?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中国和法国是两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中法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与和平扮演着重要角色。法国是欧盟成员国、北约成员国、七国集团成员国,二十国集团成员国,法国在多层次的多边国际体系中都有一席之地,中法两国都有意图和能力维护全球多边外交体系,通过多边协调和磋商解决问题,推动合作。
法国具有长久的地缘战略历史经验,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战略传统,二战以来,戴高乐主义成为法国战略的底色,马克龙总统就具有鲜明的戴高乐主义的特点。戴高乐总统在六十年前率先与中国建交,在某种程度上撬动了冷战的僵硬格局,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合作与对话的方向发展。独立自主是中法两国的鲜明特点,即便在冷战期间,中法两国都不是某一阵营的傀儡,而是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大国,也正是中法之间的互动重塑了冷战的格局,打破了冷战的阵营化边界。在当前,“脱钩断链”、阵营对抗风险上升,需要中法这样独立自主的大国稳定国际合作格局,维护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稳定。
中法关系不仅具有双边意义,也是中欧关系的支柱,中方支持法国的“战略自主”的设想,也希望法国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际,双方战略和外交高层的互动频繁,保持了双边关系的高水平,中方支持法方办好巴黎奥运会,双方也推出了便利人员往来的措施,增加直航的航班,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回顾过去六十年,中法关系发展有内在的逻辑和传统,作为独立自主的大国,中法在互动交流中寻找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也在理解彼此的战略传统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