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美元首会晤 习近平开篇多次提到“世界”有何深意?

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22 09:45:46

(原文刊于中国网,2023年11月17日;作者: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转载于“中国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一次中美关系处于关键阶段的重要会晤,也是习近平主席时隔六年再次访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的会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大事件。中国网《见智》专访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兴杰,为读者更全面理解本次中美元首会晤提供专业视角。


《见智》:在本次中美元首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开篇多次提到“世界”“人类”等概念。比如他指出,中美关系要放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并提出“中美要共同承担大国责任”。您如何理解中美关系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孙兴杰:中美关系的确需要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和把握。世界、百年、变局、加速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中美关系需要在新的时空框架和战略参照系中进行分析。中美关系和世界百年变局是相互促动的,可以说中美关系就是世界百年变局的核心内容,中美关系对世界的重要性体现在此。


《见智》:这么重要的双边关系过去几年却陷入低谷,原因何在?

孙兴杰:过去几年,中美对双边关系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拜登政府则提出了所谓对抗、竞争、合作的“三分法”,而中国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无疑,“三原则”才是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习近平主席在随后的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强调“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管总的问题”,这句话抓住了主要矛盾,因为“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中国愿意遵循“三原则”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但过去几年,美方基于国内矛盾等多种原因主动发起对华竞争,实际是以竞争之名打压、遏制中国发展,这使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目前来看,美国对华战略本质上仍很难转变,这一点我们也很清醒。


《见智》:这种情况下,中方为何仍然“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同时强调“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对此该如何理解?

孙兴杰:首先,中方非常重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不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关乎中国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方的“始终致力于”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和对本国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稳定是指让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可预期的轨道上运转,健康的中美关系是双赢的,也是多赢的,可持续的中美关系意味着并不局限于一时一事,发展中美关系是中国的长期战略,这些是中方始终致力于的。但同时,中国也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中美之间的分歧实际一直存在,但并不影响中美交流互动、成为伙伴。

无论在巴厘岛还是在旧金山,中方都强调了“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这是因为现行国际秩序需要中美双方共同维护,中国是该秩序的建设者、维护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中国的发展得益于融入到开放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之中,中国一直是体系内的成员之一,并非国际体系外的挑战者。而美国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主要创建者和主导者之一,需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尊重中国的制度。这样才能让中美关系重回正确轨道。


《见智》:关于中美关系,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50多年来,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强调,这么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您如何理解这一表态?

孙兴杰:对于中美关系,习近平主席的历史纵深感和周期视角明显。他明确指出,50多年来,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也就是说中美关系好或不好在周期性转换,但只要坚信“中美关系的前途是光明的”,就可以找到穿越周期的办法。

同时,在看待中美关系时,习近平主席还具备显著的国际视野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因为从空间维度来看,中美关系是全球性、单一国际体系内的大国关系,这与以往大国关系不同。美苏关系是全球性大国关系,但美苏没有共处单一国际体系之内。这一空间特性意味着中美深度嵌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互依赖关系。因此,习近平主席在本次会晤中指出,“这么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


《见智》:“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这句话传递了什么信息?

孙兴杰:在全球单一国际体系内,中美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不仅中美两国不能承受,世界也难以承受。可以说,打交道、不对抗、不冲突是中美关系的底线和红线。从历史上看,单一体系内的大国对抗和战争将导致体系的毁灭,这就是谁都不能承受之重,也是“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本含义,而不是“崛起国和守成国的博弈不会有赢家输家”的那种定义。

现在,关于中美关系,网络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陷阱论”,而这些“陷阱论”本身就是中美关系的认知陷阱。中美关系不是美苏关系、不是一战前的英德关系,也不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日关系。看待中美关系无疑需要历史眼光、加入时间维度和周期视角,但直接用历史“镜像”中美关系、生搬硬套,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滥用。


《见智》:回到中美相处的“中国方案”,本次会晤,习近平主席重申中美相处“三原则”,也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同时,两国元首也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讨论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的努力。

您认为,围绕中方提出的“三原则”、围绕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双方都作了哪些努力?

孙兴杰:刚才也说到,大国关系中彼此的认知非常重要,过去几年的中美博弈过程中,也在调适对彼此的认知。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时期中美相处“三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对美关系的指导性原则。

去年11月,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的性质和双方的指导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责成外交部门就这一议题进行磋商。过去一年,中美两国的职能部门、包括外交、财经、金融等部门进行了高频沟通与交流。这些外交活动本身就是在落实双方元首达成的指导原则。


《见智》:这次会晤拜登总统向习近平主席专门发出了一份单独邀请,不同于本次APEC期间的双边会见安排。美方特别表示,这是一场中美“峰会”。这些安排算是“美方的努力”?

孙兴杰:这些安排主要体现了美方对习近平主席的尊重,也反映出美方对中美元首会晤的期待。习近平主席的旧金山之行收到拜登总统的两个“邀约”,一是中美元首会晤,二是出席APEC会议。这次会晤,显然不是APEC会议的边会,因为从时间上看,元首会晤在前,APEC会议在后。

此外,会晤地点也是精心安排,中美元首从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到海湖庄园会晤,再到此次旧金山的斐洛里庄园会晤,中美元首庄园会晤已经有十年历史,保持了连续性。非正式的庄园会晤为双方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较宽松的环境,以便就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见智》:本次会晤,双方元首强调中美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中国提出的“三原则”,上述“双方元首强调”的内容还多了“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等表述,多出的这些更可能是美国的诉求?

孙兴杰:这一细节确实值得分析。双方元首均强调的表述中,首先是相互尊重,意味着中美两国地位平等,要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主权及领土完整。至于和平共处,简单说,像中美两国这种全球性大国,除了和平相处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此外,还有合作共赢,双方元首强调,中美要“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这意味着中美要拉长和拓宽中美合作共赢的清单。这些是“三原则”的内容。

至于“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美国政府曾一度将“对抗”作为对华政策主基调,但过去几年的“对抗”中,美方领略了中国的强大韧性,以及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核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能力和意志,就开始寻求“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这一点显然是美方诉求,因为中国不曾用“竞争”来描述中美关系,并且还反对以“竞争”之名定义中美关系。

现在,无论拜登总统还是美国的外交高官都强调不与中国“脱钩”,防止中美之间的竞争升级为冲突。因此,在两国元首均认可、都强调的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的表述中,除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之外,增加的内容确实可以理解为“是美国的诉求”。

可以说,从巴厘岛到旧金山,中美元首对中美关系指导原则实现了新升级。


《见智》:如您所说,通过这次会晤,中美关系指导原则实现了新升级,具体成果表现为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请谈一下您对“双方同意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以及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的看法。

孙兴杰: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开辟和拓展了新的对话与合作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的政府间对话。人工智能是全球性的议题,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因此,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不仅需要技术部门,也需要全社会和各领域进行充分讨论,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建立规范。

在国际关系领域,包括基辛格在内的很多战略家,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秩序都表达了诸多担忧。人工智能可能会开启国际秩序的新时代,这种挑战和冲击需要中美超越传统大国政治博弈观念,着眼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秩序,商讨和奠定原则共识和规范,让人类更好地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关于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美国的毒品问题泛滥,比如,芬太尼滥用在美国已经成了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直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见智》:还有备受关注的恢复两军高层沟通。

孙兴杰:恢复两军高层沟通尤其令人瞩目。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以及战区领导的通话,这一系列多层级的军事沟通渠道,在去年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之后被迫中止。但中美是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大国,中美两军之间稳定且畅通的沟通渠道是管控分歧,尤其是危机处置的重要机制,可以避免两军意外接触而擦枪走火,这是大国关系治理的重要课题。


《见智》:大幅增加航班以及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这些领域对中美关系而言也很重要?

孙兴杰:是的,非常重要,这些领域的转变,将便利中美民间交流与互动,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中美关系的光明前途需要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政策来实现。


《见智》: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对台湾问题的表态登顶当日微博热搜,他强调,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您如何理解?

孙兴杰: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上次巴厘岛会晤时,拜登总统曾作出承诺,表示不支持“台独”,当然这次会晤也再次重申。但是过去一年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美国对台政策并没有兑现拜登总统的承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被虚化,这是事实。因此,美方要将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见智》:习近平主席还明确要求美方“停止武装台湾”,这一表态掷地有声。

孙兴杰:习近平主席明确要求美方停止武装台湾,因为武装台湾就是鼓励台当局“倚美谋独”,破坏两岸关系和台海稳定。而中国要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扎实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同时,中国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意志也是坚定的,武装台湾的行为也是在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见智》:相较要求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您如何理解要求美国“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孙兴杰:我认为,要求美方“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体现了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见智》:习近平主席告诉拜登总统,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孙兴杰:对中国来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心任务。至于美国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也需要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才能解决。因此,中美两国都需要聚焦于自身建设,而不是搞零和博弈式的大国竞争。对世界而言,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

同时,中美两国是全球性大国,地球的宽广性意味着中美是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在这个地球上,中美两国可以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实现共同繁荣,中美之间的合作能够扩大和拓宽国际秩序空间。而如果中美处于阵营对立甚至冲突的状态,不仅会恶化各自国内的发展局面,也会导致国际体系的紊乱,那将是人类和地球的灾难。因此,习近平主席说,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2010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联系电话(Tel):0431-85167192 0431-85166794 Email:iis@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