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No.7:《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读书会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4/02 00:00:00

2012年3月21日,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举办了本春季学期第一次学术沙龙,本期沙龙主题为“塞缪尔·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一书读书会”,我所师生与参会同学就本书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亨廷顿是美国政治学界一位颇具影响的学者,早年曾就学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195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顾间。1978年他曾是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访华团成员之一,负责美国政府对苏战略。1968年亨廷顿出版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亨廷顿的理论补充了西方关于现代化理论。上世纪60年代之前,西方学者先后提出了两种现代化理论,即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这两种理论有一个共同的假设: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其间的政治运作应当是多元化的民主模式。它们都把人类各民族政治文化的发展预设为只有一条道路,即现在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社会是世界其余各国的可靠样板。但是到了60年代,亨廷顿基于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强大政府论,从某种程度上推翻了正统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修正论的理论假设。这一理论直到现在对于那些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的后发国家来说,仍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亨廷顿的强大政府论的基本观点是:欲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这些国家必须树立起强大的政府。所谓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参与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强大政府的构建和维持依赖于强大政党的缔造和巩固,而政党的强大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力量。强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的政府。一个政府强大与否,稳定不稳定,主要看其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能否保持平衡。

亨廷顿立足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的进程,他认为:二战以后的新型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却没有发生同步的进展,而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在城市知识界的传搏,使得民众的政治参与欲望提高。而政治制度化的低下不嫩更满足这些期望,从而产生了导致国家混乱的矛盾,使这些国家普遍出现了政治衰朽的现象。即“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与经济的变革。”其结果必然导致则政治动荡和骚乱。

  • 现代化与政治不稳定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滋生着动乱。”亨廷顿认为现代化作为多层面历史进程,涉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所有领域的变革。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和新闻参与等各方面。在这些方面中.影响政治稳定的有两大因素.其一是社会动员.意味着人们由传统的价值观、态度和期望向现代社会所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期望转变。其二是经济发展,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社会动员的结果提高了人们的追求与期望.它要求社会给予满足。社会要满足这种期望,就必须发展经济,以提高社会满足这些期望的能力。

  • 根治不稳定的方法

对于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如何实现政治秩序,亨廷顿在考差了第三世界国就爱现代化的历史资料,运用比较法的出他政治秩序稳定的理论:要根除国内政治动荡与腐败,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并且要依靠强大的政党的缔造和巩固来维持,而政府的而强大与否,主要是看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的水平两者之间能否实现很好的均衡。对于普力夺社会不稳定的病因,他给出了一个药方,即强大政府论。核心思想就是协调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参与度。药方的各味材料有权威论、强大政党论及改革和革命的方法运用。要想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要成功地适应现代化,要使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保持适当的比例,政治体系必须首先能够迎接一个权力分散的、组织松懈、封建的传统体制的挑战,就需要把权力集中起来以促进传统社会和经济发生变化‘建立政府的权威。其次,政治体系还必须扩大权力,动员和吸收新的参政集团而共同建立一个现代政体。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建立强大的政党制度,建立的途径可以是革命,也可以是改革,但无论是革命或是改革.都必须重视农民的利益。

  • 分析方法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主要使用的是历史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个弱点,就是难以搜集到足够的完整的反映完整历史时期的准确资料。该书资料主要集中在50一6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材料。就研究现代化来讲,这种研究时段的选取未免显得覆盖不足。

©2010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联系电话(Tel):0431-85167192 0431-85166794 Email:iis@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