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兆昌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31 13:33:00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先秦史、海外中国研究

Email: xuzhaochang@sohu.com

历史学博士。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获博士学位。2001-200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主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历史文选,先秦史、先秦思想史,先秦史研究专题及英语文献选读。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与编写教材一部。2001年12月参加由哈佛燕京学社主办的中国文化研讨会暨纪念张光直教授学术研讨会(美国剑桥),宣读论文"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与中国上古文献的解读"。2002年6月参加由夏威夷大学主办的国际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美国夏威夷),提交论文TWO PIECES OF STUDIES OF"ZHONGLI'S

SEPARATING THE SKY FROM THE EARTH"并在大会宣读。

主要学术成果:

1. 《中国古代史学史纬》,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2. 《〈系年〉、〈春秋〉、〈竹书纪年〉的历史叙事》,中西书局,2015年10月。

3. 《先秦乐文化考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4. 《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5. 《魏晋南北朝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再版。

6. 《夏商周简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再版。

7. 《周代史官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8. 《清华简〈摄命〉考辨二则》,《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20年第7期

9. 《刘家和先生的经学研究探析》,《古代文明》(CSSCI),2020年第1期

10. 《从〈周礼·太仆〉看清华简〈摄命〉》,《古代文明》(CSSCI),2019年第4期

11. 《试论〈春秋〉历史叙事的成就——兼论清华简〈系年〉的史料来源问题》,《史学月刊》(CSSCI),2019年第1期

12. 《论〈史记·周本纪〉周人兴起的历史书写》,《中华文化论坛》,2019年第2期

13. 《深刻认识历史叙事的价值》,《人民日报》学术版,2018年10月15日。

14. 《大数据时代史学更应有大情怀》,《人民日报》学术版,2018年1月29日。

15. 《当记忆成为常态,历史学何去何从》,《史学月刊》(CSSCI),2017年第5期。

16. 《宏大关怀中的人性探幽》,《史学月刊》(CSSCI),2016年第5期

17. 《试论〈武王践祚〉的文本流变》,《古代文明》(CSSCI),2015年第2期

18. 《试论清华简〈系年〉的人文史观》,《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19. 《从清华简〈系年〉看纪事本末体的早期发展》,载《叩问三代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上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20. 《试论〈竹书纪年〉所述“五帝”、“三王”史的特点》,《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14年第2期

21. 《传统史学与价值认同》,《史学集刊》(CSSCI),201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22. 《古文献考证二则》,载《奕世载德——常金仓先生纪念文集》,三晋出版社,2012年11月

23. 《〈史记·五帝本纪〉中黄帝形象的知识考古》,《史学集刊》(CSSCI),2012年第5期

24. 《周代籍礼“风土”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12年第2期

25. 《试论清华简〈系年〉的编纂特点》,《古代文明》(CSSCI),2012年第2期

26. On the context of the Confucian Idea of Using Music to Train People’s Virtue,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Interactions and Innovations, Confucius Institute at Rutgers University,2010.

27. 《从仲弓四问看战国早期儒家的政治关注》,《史学月刊》(CSSCI),2010年第9期

28. 《略议孔子的身份认同》,《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9. 《前现代国际体系与尧舜禹时代》,《史学集刊》(CSSCI),2008年第6期。

30. 《“九夏”考述》,《古代文明》(CSSCI),200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

31. 《思想解放是学术发展之根本》,《史学集刊》(CSSCI),2008年第5期。

32. 《虞舜乐文化零证》,《史学集刊》(CSSCI),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33. 《中国史学的教化传统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

34. 《“樂”字本义及早期乐与药的关系》,《史学月刊》(CSSCI),2006年第11期。

35. 《华夏区域历史世界及其东亚政治遗产》,载刘海平主编《文明对话:东亚现代的涵义和全球化的文化多样性——中国哈佛—燕京学者第四、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选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36. 《试论周代史官文化的几个基本特征》,载刘春梅主编《安大史学》第二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P216-227。

37. 《上古华夏区域国际体系的演变》,载《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3月。

38. 《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06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转载。

39. 《东亚文化传统的多元与统一》,《史学集刊》(CSSCI),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全文转载。

40. 《太史伯阳学术思想试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P88-93。

41. 《双赢的学术“联姻”》,《史学集刊》(CSSCI),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42. 《胤征羲和事实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43. 《“乐”字诂义》,《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20周年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

44. 《孔子思想的批判精神与当代儒学价值的重建》,载《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45.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读后》,载《中国史研究》(CSSCI),2003年第4期,后收入沈志华主编《史学新书评(2000-20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6. 《试论先秦时期公共知识的发展与演变》,载《遯亨集——吕绍刚教授古稀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47. 《春秋时期晋国史官群体考论》,载《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48. 《周代史官宗教思想的“人文”取向》,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02年第2期

49. 《周代史官哲学思想初论》,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P1-8

50. 《重、黎绝地天通考辨二则》,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宗教》2001年第4期转载。

51. 《秦汉隋唐现象论略》,《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0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

52. 《周代官员称“老”现象考述》,《史学集刊》(CSSCI),2000年第2期。

53. 《周代史官职官功能的结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1999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4期转载。

54. 《周代史官职掌述论》,载《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大出版社1998年12月。

55. 《史佚——我国古代第一位政治理论家》,《文史知识》,1998年第8期。

56. 《“大史寮”名称及地位考》,《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57. 《试论春秋时期史官制度的变迁》,《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58. 《周代“四史”析论》,《史学集刊》(CSSCI),1998年第2期。

59. 《先秦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史学集刊》(CSSCI),1997年第3期。

60. 《史官源流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1997年第1期。

61. 《论先秦时期瞽矇的社会功能及历史地位》,《史学集刊》(CSSCI),1996年第2期。




上一条:任东波

下一条:刘鸣筝

©2010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联系电话(Tel):0431-85167192 0431-85166794 Email:iis@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