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经济报道/2014 年/11 月/11 日/第 004 版 时论
“北京宣言”构筑更严密的反腐法网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
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北京反腐败宣言》落地,这是由中国推动 的第一部反腐败宣言,着力于构建亚太地区的反腐败网络。除了反腐败的共识之外,《宣言》还 提出要建立亚太地区的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搭建追赃和追逃的平台。可以说,一场反腐败的法 网正在成形。APEC 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已不仅是贸易与投资的论坛,也是推动社会公正清廉 的重要平台。 从一般的常识来看,腐败与反腐败主要发生于一国之内,反腐也是一国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腐败也超出了国界,成为国际公害。首先,腐败不是个别国家的现象, 而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毒瘤,而政治清明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其次,腐败分子的资金借助金 融全球化而流出国门,在腐败全球化情况下,反腐败也需要顺应潮流,否则就为腐败分子提供各 种可趁之机。正是由于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滞后于腐败的蔓延,导致各种避罪天堂出现。对中国而 言,最近几十年来,外逃贪官携带或者转移出境的巨量资金,造成了国家财富的“失血”。十八 大以来的反腐败已进行到追赃追逃的新阶段,自 7 月份以来,“猎狐行动”已经取得重大成果, 但深入追赃追逃需要国际合作,《宣言》落地于北京也是趋势使然。 《宣言》对各国的腐败分子是巨大的震慑,也体现亚太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新特征,即国民 已经不满足于经济增长的成果,也渴望公正清廉的社会,同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清廉的政府 治理。《宣言》至少形成了一种舆论空气,即腐败已经成为过街老鼠,即便越过国境,依然无处 可逃。其次,《宣言》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腐败本质是黑箱政治,见不得阳光, 而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就是射入黑箱的阳光,腐败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资金转移的机会就会变 少。最后,《宣言》在亚太地区构建了一个更有执行力的反腐败制度平台,在司法协作、引渡、 打击洗钱等领域进行更有效的合作,编织一张预防、调查、起诉和惩治腐败的大网。自 2005 年 开始,亚太国家就反腐败问题达成了合作意向,经过十年而最终修成正果,这与中国的积极推动 与协调密不可分,也是中国强力反腐意志的体现。腐败分子携带或者转移的巨额赃款是一种财富 的跨国转移,对腐败发生国是重大的损失,而腐败分子藏身的国家则可以意外获得这部分巨额财 富,但也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因为这些腐败钱财多半通过非法途径进入。由于存在这种利益的 反差,追赃追逃往往面临着一些困难,尤其是没有签署引渡条约的国家之间更是如此。这次《宣 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对腐败分子藏身的国家形成了压力,与中国没有签署引渡条约的美国、澳大 利亚、加拿大等国,将也不再是避罪天堂。只有让腐败分子无路可逃,才能让腐败成为不可触碰 的禁忌。对中国来说,以国际合作来为反腐败加码,也是与时俱进的新思路。